徐忠:金融體系與低碳轉型的重大關聯(lián)性

文章來源:新浪徐忠2022-09-28 10:50

管理好風險是金融體系面臨的新課題

 
  氣候變化與低碳轉型帶來兩類新的風險:物理風險與轉型風險。物理風險是指氣候變化引發(fā)干旱、洪澇、海平面上升等帶來的風險,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xiàn)會直接影響消費、投資和貿易,比如,基礎設施、建筑物和廠房設備可能受損,糧食產量和勞動生產率可能受到影響,戶外或海上作業(yè)的企業(yè)可能遭受損失,從而引發(fā)特定企業(yè)及個人的信用風險變化。以歐洲為例,洪水是其面臨的最大物理風險。歷史上,洪水造成的經濟損失占歐盟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的四成以上,每年給歐盟造成損失達 78 億歐元。如果 21 世紀末全球氣溫升高 3 攝氏度,洪水給歐盟造成的損失將高達 500 億歐元。轉型風險是指社會各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包括在公共政策、技術變化、投資者情緒、顛覆性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等方面,對企業(yè)、個人等主體所造成的風險。比如,一國實施碳稅或其他降碳措施會增加高碳行業(yè)的成本,導致一些企業(yè)經營困難,造成金融體系的不良資產和擱淺資產。
 
  物理風險與轉型風險對企業(yè)的影響不可忽視。根據(jù)歐洲投資銀行的調查,58% 的歐洲企業(yè)認為自己會受到物理風險的影響,這一比例在美國是 63%。43% 的歐洲企業(yè)在應對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方面進行了投資,受影響越大的行業(yè)或主體,越傾向于開展應對風險的投資。比如,能源密集型企業(yè)和大型企業(yè)進行氣候投資的意愿更強,能源密集型企業(yè)是因為需要大量能源作為生產要素,而大型企業(yè)則更容易受到來自監(jiān)管的要求。目前,在管理氣候風險方面的融實踐中,除了綠色和轉型產品,新型衍生品逐漸發(fā)揮重要作用,澳大利亞、印度、墨西哥、南非和美國均使用氣候衍生品來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2020 年,與美國氣候相關的期權規(guī)模幾乎翻了兩倍。
 
  管理風險是金融的應有之義,國外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應對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歐美大部分的大型金融機構已經開展了環(huán)境和氣候風險的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根據(jù)央行與監(jiān)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的估算,如果不大幅調整減排政策,2050年全球將因轉型風險損失 3.5% 的 GDP,歐盟將損失 2.3% 的GDP;如果全球未實現(xiàn)《巴黎協(xié)定》的目標,2050 年歐盟將因物理風險損失 12% 的 GDP。以歐元區(qū)為例,銀行體系約八成信貸投向受物理風險影響的企業(yè),雖然受轉型風險影響較大行業(yè)的信貸占比僅 14%,但分析顯示,如果每噸 CO2 的價格突然上漲100 歐元,那么銀行信貸的損失將增加 13%;基金持有的超半數(shù)資產屬于污染資產,轉型風險較大的經濟部門投資規(guī)模達 1.4 萬億歐元,其中超半數(shù)投向能源密集型行業(yè);保險公司資產中有相當比例投向了基金,風險自然是相互傳導的。
 
  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影響也要高度重視。中國地理條件較為優(yōu)越,處在較為穩(wěn)定的歐亞大陸板塊,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這也是中華文明綿延千年不斷的原因之一。從地緣的角度看,在面臨氣候變化問題時,中國有一定的優(yōu)勢。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什么歐洲是環(huán)保急先鋒,而美國相對沒有那么急切。另外,中國極強的資源調配及組織協(xié)調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釋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全球氣候變化給中國帶來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就很遙遠,實際上有些影響已經開始出現(xiàn)。在應對風險方面,歐美金融機構走在了前面,中國金融機構所做的準備還不充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qū)市分站:(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fā)改委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